杭州新聞訊 “路面建了挖、挖了又建,影響居民交通出行”“今天修下水道,明天鋪管網,建好沒多久又要開挖”……城市快速發展,一些改造施工反反復復,給居民生活造成了困擾。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的《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條例》迎來修訂,這一困擾杭州市民多年的"頑疾"即將迎來轉機。
城市地下管線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“生命線”。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,地下管線種類日益增多、管線總量十分龐大、布局愈發復雜,如何編織好地下這張“網”?《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條例》(修訂)(以下簡稱“《條例(修訂草案)》”)為這道城市治理難題提供了"杭州方案"。日前,《條例(修訂草案)》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,并將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。
杭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員介紹,《條例(修訂草案)》涵蓋規劃、建設、管線保護、運營維護、智慧化管理等內容,建立全市域地下管線全生命周期監管機制,既保障地下管線的有序建設,又對地下管網日常運行安全進行規范,對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有重要意義。
管線施工告別“各自為政”,新規推行“多線并進”新模式
為解決道路頻繁開挖"頑疾",《條例(修訂草案)》一方面要求結合道路年度建設計劃制定地下管線年度建設計劃,確保各類管線隨道路建設同步實施,避免重復開挖。另一方面建立管線修繕計劃制度,要求有關部門依據城市道路修繕年度計劃,組織部門和管線產權單位共同編制城市地下管線修繕年度計劃,實現“一次開挖、多線并進”。
“施工紅線”不可越!新規為地下管線加裝“防護罩”
城市建設如火如荼,隨之一個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——因施工造成地下管線損壞從而引起燃氣泄漏、斷網斷水斷電的事件時有發生,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有序運行帶來嚴重威脅。《條例(修訂草案)》新增“管線保護”“運營維護”兩個專章,要求建設工程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必須查明地下管線現狀,明確建設單位對既有管線的安全監護義務,細化管線產權單位日常維護職責,從而降低野蠻施工風險,守護城市運行“安全底線”。
管線住“公寓”、管理更智能,新規明確"入廊令"!
作為現代城市地下基礎設施的重要形式,綜合管廊如同“地下收納盒”,將多種管線集中敷設、統一管理,便于日常檢修和維護。目前,綜合管廊已成為城市地下管線發展的重要方向,全市已建成綜合管廊121.3565公里,在建綜合管廊42.281公里。到2035年,規劃建設綜合管廊260.1公里。《條例(修訂草案)》對城市新區和城市建成區的綜合管廊規劃建設提出要求,明確新建管線“應入廊盡入廊”,并對綜合管廊運營、有償使用機制作了規定。通過立法手段,助力全市綜合管廊建設科學有序推進,為城市基礎設施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。
給城市裝“數字透視眼”,新規賦能智慧管線建設
《條例(修訂草案)》要求建設全市城市地下管線數據管理系統,實現多部門協同管理;規定管線產權單位建立專業數據庫并按要求共享數據;規定管線遷改、新查明管線和廢棄管線數據應及時更新。通過建立全市統一數據管理系統和規范數據管理,構建城市“生命線”數字孿生場景,賦能城市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和服務能力。
構建審批協同新機制,新規破解現實難題
針對實踐中凸顯的結建工程“辦證難”困局,《條例(修訂草案)》創設審批協同機制,在道路等主體建設工程立項環節、規劃許可環節、施工許可環節都要求相關部門明確管線工程建設內容,支持通過相關申報材料辦理施工許可證,以實現對管線建設工程的全程監管。這一環環相扣的制度設計,徹底打通審批“梗阻”,為結建工程納入規范化、常態化監管提供制度保障。
地面道路縱橫交錯,地下管線編織成網,這張不斷延伸的地下“生命線”,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支撐著城市的蓬勃發展,見證著杭城百姓生活品質不斷提高。隨著《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條例》的修訂出臺,當看不見的地下工程遇上看得見的法治護航,杭州正書寫著“城市讓生活更美好”的新篇章。
2025第十二屆中國(成都)國際管網展覽會將于11月26-28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!作為一場集展示、交流、合作于一體的行業盛會,成都管網展將為全行業帶來新的商機和合作機會。屆時,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,確保您參展、參會、參觀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獲得滿意的體驗和收獲。
讓我們一同開啟管網領域的新征程,共同譜寫成功的商業篇章!期待您的蒞臨!活動咨詢與報名方式:聯系電話:徐斌:17736718270
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